
電氣線路發(fā)生火災,主要是由于線路的漏電、短路、過載或接觸電阻過大等原因,產生電火花、電弧或引起電線、電纜過熱,從而造成火災。電氣線路火災的主要原因:
1、漏電
所謂漏電,就是線路的某一個地方因為某種原因(自然原因或人為原因,如風吹雨打、潮濕、高溫、碰壓、劃破、磨擦、腐蝕等)使電線的絕緣或支架材料的絕緣能力下降,導致電線與電線之間、導線與大地之間有一部分電流通過,這種現象就是漏電。
當漏電發(fā)生時,漏泄的電流在流入大地途中,如遇電阻較大的部位時,會產生局部高溫,致使附近的可燃物著火,從而引起火災。此外,在漏電點產生的漏電火花,同樣也會引起火災。
2、短路
電氣線路中的裸導線或絕緣導線的絕緣體破損后,火線與零線,或火線與地線在某一點碰在一起,引起電流突然大量增加的現象就叫短路,俗稱碰線、混線或連電。
由于短路時電阻突然減少,電流突然增大,其瞬間的發(fā)熱量也很大,大大超過了線路正常工作時的發(fā)熱量,并在短路點易產生強烈的火花和電弧,不僅能使絕緣層迅速燃燒,而且能使金屬熔化,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燃燒,造成火災。

3、過負荷
所謂過負荷是指當導線中通過電流量超過了安全載流量時,導線的溫度不斷升高,這種現象就叫導線過負荷。
當導線過負荷時,加快了導線絕緣層老化變質。當嚴重過負荷時,導線的溫度會不斷升高,甚至會引起導線的絕緣發(fā)生燃燒,并能引燃導線附近的可燃物,從而造成火災。
4、接觸不良(電阻過大)、爬電
凡是導線與導線、導線與開關、儀表、電氣設備等連接的地方都有接頭,在接頭的接觸面上形成的電阻稱為接觸電阻。當有電流通過接頭時會發(fā)熱,這是正常現象。如果接頭處理良好,接觸電阻不大,則接頭點的發(fā)熱就很少,可以保持正常溫度。如果接頭中有雜質,連接不牢靠或其他原因使接頭接觸不良,造成接觸部位的局部電阻過大,當電流通過接頭時,就會在此處產生大量的熱,形成高溫,這種現象就是接觸電阻過大。
在有較大電流通過的電氣線路上,如果在某處出現接觸電阻過大這種現象時,就會在接觸電阻過大的局部范圍內產生極大的熱量,使金屬變色甚至熔化,引起導線的絕緣層發(fā)生燃燒,并引燃燒附近的可燃物或導線上積落的粉塵、纖維等,從而造成火災。
電氣火災事故多發(fā)生在晚間,應在此期間加大安全監(jiān)管力度。通過近幾年來的電氣火災事故發(fā)生時間點進行整理發(fā)現,電氣火災多發(fā)于晚上20:00-0:00,晚間用電量增多是導致電氣火災多發(fā)的主要因素之一。因此,加強此時間段監(jiān)管力度很有必要。
人防到科防 24小時監(jiān)管
目前,樂鳥“智慧用電”在全國近30個省,各行各業(yè)都有應用:酒店、商場、車站、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,學校、醫(yī)院、養(yǎng)老院等特殊人群場所,勞動密集型企業(yè),危化企業(yè)及加油站,歷史建筑和文物保護單位等,有效保障用電安全,起到大幅度下降電氣火災發(fā)生率的社會效果。

樂鳥“智慧用電”做到了電氣火災隱患提早發(fā)現、及早治理,實現了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,解決了人員少、監(jiān)管難的問題,預防了因電氣線路隱患而引起的火災,從源頭上遏制了電氣火災的發(fā)生,是電氣火災隱患排查治理新模式。